1987年的开头,中国足球界发生了两件十分引人注目的新闻:中国足球队首次赴巴西训练比赛;19岁的小将谢育新经政府批准加盟荷兰兹瓦鲁俱乐部队。
前者在中国及亚洲引起强烈反响。中国观众们为此欢呼不已,认为这是振兴中国足球事业的重要步骤,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则把此次中国队赴巴西看作是中国向奥运会进军的坚定信心,韩国以此推测中国将参加1988年奥运会......
后者在亚洲影响不大,但在欧美引起新闻界的关注。谢育新离开北京两天后,至少有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和法新社三家世界著名通讯社,对谢加盟荷兰球队作出评述性报道。他们把着眼点放在“第一个”,即谢育新是中国第一个获准前往国外踢球的足球运动员。他们把谢的转会,看成是中国“开放政策”的反映,甚至期待着有更多的中国人到欧洲踢球。
作为“第一个”的当事人,谢育新是怎样看待这个第一呢?在小谢离京前的一天上午,我在北京和他谈起这个问题。
坐在床头上的谢育新专注地盯着地板看,似乎地上有问题的答案。许久,他说:“作为第一个转会到国外的球员,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遇上了国家的好形势。几年前,联邦德国曾聘请古广明和沈祥福去踢球,但当时还没有开放政策,对方虽然积极,在我们这通不过。应该说,我赶上好时候了。论水平,在我的同龄人中,我国有不少比我好的球员,只不过我碰巧有机会被荷兰兹瓦鲁队看中。
前排右二谢育新
小谢人小,只有19岁,但长期走南闯北,思想已趋于成熟,他那谦虚的态度,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记得1985年柯达杯赛时,国际足联技术顾问们对小谢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中国少年队中最有希望的新星。柯达杯赛后,我曾约小谢到我的办公室一叙。不想,他却和几个小伙伴一块来了,他没有接受采访的意思,却和伙伴们参观起报社的环境来了。好不容易进入话题,他却罗列一大堆教练的名字:启蒙教练肖建林和陈汉粦从小教我,给我们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和体力基础;而后进入容志行和陈熙荣执教的广东少年队,从技术、意志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最近这两年,我又在高丰文执教的中国少年队踢球,又得到他的言传身教。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凝结着教练们的汗水。